“从来没想过,吃了冰箱里的东西会差点丢了命!”7月3日痊愈出院的梁女士回忆起患病经历,仍心有余悸。5月中旬,平日身体硬朗的她突然发热,随即陷入昏迷,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后,被紧急转至市中心医院神经创伤重症病区。这场突如其来的急病,背后是一场与“冰箱杀手”李斯特菌的生死较量,更彰显了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在重症救治中的硬核实力。
入院时,梁女士体温高达39.5℃,处于浅昏迷状态。检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脑脊液中白细胞飙升至1879×10/L(正常仅为0-10×10/L),蛋白浓度达3296mg/L,炎症指标显著升高,腹部CT显示腹腔内广泛渗出。虽未直接检测出病原体,但结合患者曾食用冰箱长期冷冻食物的情况,陈烈冉主任团队果断判断:这是李斯特菌引发腹腔感染后,继发炎症风暴导致的免疫性脑病。
经过两周的生命支持与抗感染治疗,梁女士生命体征平稳,但仍处于昏迷状态。6月6日,她被转至神经内科眩晕与头痛病区,傅国惠主任团队量身定制诊疗方案,由重症治疗经验丰富的梁燕副主任医师主管。通过个性化的诊疗及护理,梁女士逐步恢复意识,最终于7月3日痊愈出院,重新站立行走。
“李斯特菌是个‘潜伏高手’,在0至4℃的冰箱里能存活数月,普通冷藏根本杀不死它。”傅国惠介绍,这种革兰阳性短杆菌常藏身于冷藏即食食品中,比如冷切肉、烟熏海鲜、冷藏奶酪等,若食用前未充分加热,就可能引发感染。健康人感染后可能仅出现轻微腹泻,但老年人、孕妇、肿瘤患者等免疫力较弱人群感染后,细菌会突破肠道屏障进入血液,甚至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脑干脑炎,死亡率20%~30%。
对付李斯特菌,预防是关键。傅国惠给出针对性建议:加热要彻底、冰箱勤清洁、高危人群忌口、就医要及时。若食用冷藏食品后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需立即就医并告知饮食史。“梁女士的康复是多学科协作的成果,更警示我们:食品安全无小事。”傅国惠强调,只要提高警惕、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多数李斯特菌感染患者能完全康复。这个夏天,别让冰箱里的“隐形杀手”破坏健康,守护餐桌安全,就是守护生命防线。
通讯员 李利利 杜怡霏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
相关文章:
多学科联手 破“冰”擒菌 南阳市中心医院成功救治李斯特菌感染重症患者07-10
左氧氟沙星可致跟腱断裂?来看医生解读!07-10
41岁女子六年挪用公司近1700万:买奢侈品炫富、去澳门豪赌、每年4次医美一次30万07-08
青少年白癜风夏季高发期科学防治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07-08
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07-04
事发甘井子一小区附近,只要下雨就会...居民们犯了愁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