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真有一手!就在襄阳市中医医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5:24:00    

“肺病科始终坚持中医药传承,如何做到守正创新?我们要大胆地走出去,引进来。”襄阳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左明晏介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肺病中心)西医发展得很好,中医发展得尤其好,科研成果转化得非常好。这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近年来,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与国家肺病中心建立紧密合作,承担多项课题研究,大力发展西医技术,为肺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守护市民的呼吸健康。

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挥特色优势

市中医医院肺病科成立于2007年,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科室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在肺结节、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左明晏带领团队创立了“重金五行学说”,“金”对应的脏器是肺,该理论强调要重视肺的功能,将五行学说与现代肺病诊疗相结合,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今年65岁的陈师傅是老慢支患者,经常出现咳喘症状,尤其是秋冬季节。

2022年4月,陈师傅感染新冠,被查出数个肺结节,最大结节为0.6*0.8cm,均为良性结节。找到左明晏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左明晏开具了中医汤剂、督脉灸、膏方等中医药治疗。

2024年11月,陈师傅在服用了3料膏方后,进行CT复查,结果提示:双肺未见结节。

“不仅结节消失了,整个人的体质都变好了。”陈师傅说。

“一料膏方可以服用两个多月,价格和汤剂差不多,服用方便,效果更持久。”左明晏说,膏方便于长期服用,临床更受欢迎。

据统计,肺病科每年通过中医药调理成功消除肺结节的患者30余人。这些患者不仅疾病得到控制,体质也得到增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左明晏介绍,肺病是中医药的优势病种,中医药治疗临床覆盖率达到100%。老慢支、慢阻肺、肺间质病变、肺结节等引发的症状,采用中药汤剂、膏方、督脉灸、冬病夏治三伏贴等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

多科协作 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肺血管介入和肺病急危重症的救治是西医技术的天花板。中西医并重,缺一不可。”左明晏主任说,科室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2022年8月,该院肺病科副主任蔡星前往武汉市第六人民医院学习肺血管介入技术。

经过三个多月的系统学习,当年12月就成功开展了首例肺动脉血栓介入取栓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填补了医院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2023年1月,该院肺病科联合急诊科、放射介入科通过肺血管介入成功救治一例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

当年1月,75岁的魏师傅突发胸闷、呼吸困难,随即前往襄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

入院时,魏师傅血氧饱和度只有77%,伴呼吸衰竭、低血压。肺病科值班医生周霜了解到患者近期感染新冠,正在康复期。结合患者病情,怀疑其为急性肺动脉栓塞,且属于高风险人群。

时间就是生命。周霜立刻为患者进行肺动脉CTA及相关检查,结果提示:肺动脉血栓多处形成,彩超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危重。

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决定实施肺动脉导管内溶栓、取栓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挽救患者的生命。

蔡星在放射医学科医生的配合下,完成了肺动脉造影、溶栓、吸栓等一系列手术,术中抽出多条血栓。

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移行,再次造成肺动脉栓塞,同时为患者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整个手术历时2个小时,经过全程的规范抗凝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康复出院。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气管介入和肺血管介入技术在该院肺病科得到广泛应用,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肺病科不断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先后引进呼吸机、电子支气管镜等先进设备,开展了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无创通气技术、肺血管介入等现代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注重科研 迈向中医现代化

经过一代代中医人的薪火传承,肺病科先后研发了宁肺合剂、双叶清肺止咳糖浆等5种院内中药制剂,将经典名方转化为现代化制剂,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成为科室的特色名片。

2023年5月,该院肺病科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肺病研究中心紧密合作,承担了两项国家级课题研究:补肺益肾方对慢阻肺稳定期频繁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重度患者治疗失败率的研究等。

今年61岁的庄师傅是保康人,患慢阻肺八年,多次住院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提示患有慢支和肺气肿。

多年来,庄师傅在市中医医院门诊定期随诊,进行中西结合治疗, 仍然觉得咳嗽、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

2024年8月,庄师傅参加该院肺病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补肺益肾方对慢阻肺稳定期频繁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免费服用补肺益肾方颗粒一年。

一年期间,患者原有的西医治疗不变,服用补肺益肾方,其他的中医药治疗一概停用。

服用3个月后,患者表示,走路轻快了,喘促症状明显缓解了。截至目前,庄师傅吃了6个月补肺益肾方,3月28日复查,患者肺功能从极重度变成了中重度,FEV1(患者最大吸气后,第一秒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指标明显改善。

左明晏表示,慢阻肺不可逆转,参加该科研项目的患者共30人,后期随访,效果比较理想。2025年,肺病科将继续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

注重中医药传承,发展西医一流技术,打造复合型人才。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科学与人文并重。该院肺病科勇立潮头,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全力打造区域性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为守护人民群众呼吸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人形机器人如何突破续航瓶颈04-03

真有一手!就在襄阳市中医医院!04-02

胜宏科技:AI算力技术革新带动高价值量产品订单急速上升04-01

@所有人!驻马店两大医院启动清退服务04-01

了解东亚古人类有新视角 我国科学家发现尼安德特人特有石器技术04-01

"未来产业"未来几何——来自中关村论坛的前沿观察04-01

破解看病没方向的难题,浙大邵逸夫医院“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发布仪式启动04-01

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受累” 广东免陪照护服务指导价格今起落地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