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a再一次向市场展现了飞轮般的进步速度。
在日前开幕的上海车展上,Momenta CEO曹旭东在发布会现场宣布,从 2022 年起步期的1款,到2023年的8款,至2024年快速跃升至26款。目前,Momenta累计合作量产车型已超130款。据佐思汽研《2024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技术发展与市场研究报告》,Momenta在中国城区NOA市场占有率已达60.1%。
在上海车展期间,Momenta与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六大品牌宣布进一步战略合作。
截至目前,Momenta的合作伙伴已经覆盖中美日德四大汽车阵营。在过去,造车是传统跨国车企的强项;如今,在Momenta们的力推下,造“更聪明的车”已经成为中国车企和方案商们联合打造的突出优势。
2025年4月,Momenta方案已完成欧洲、中东、日本、澳新四大区域的技术验证与商业部署。在出海强化量产能力的同时,Momenta还在发力L4业务两条腿走路。曹旭东在发布会现场表示,今年年底,Momenta将会给市场带来首款前装量产的Robotaxi产品。
如何成为跨国车企的东方智驾锦囊?
进入2025年,Momenta的朋友圈呈现翻倍式扩容。
曹旭东在发布会现场介绍,Momenta实现第一个10万辆搭载的里程碑用了两年时间,第二个10万辆搭载只用了半年时间,预计今年5月内将完成第三个近10万辆搭载。
观察Momenta的合作伙伴,从自主品牌到合资车企,再到跨国车企,Momenta都揽获囊中。一群清华毕业生撑起来的独角兽,为何频频被跨国车企选中?

要成为车企们的智驾大脑并没有那么容易。辅助驾驶不仅是算法问题,更需匹配车型的工程落地能力。供应商需解决传感器布置、算法与整车系统融合、成本控制等复杂问题,而缺乏实际量产经验的供应商往往在交付周期、故障排查等环节暴露短板。
今年以来,L2级及以上驾驶辅助颇受国内市场关注,不仅是自主品牌、新势力的焦点,合资、跨国车企都在押注驾驶辅助赛道,以期实现在中国市场的“逆风翻盘”。这也让以Momenta为代表的智驾方案供应商们走向台前。
与其他方案商相比,除了合作伙伴的规模够大外,Momenta的优势还在于规模化的量产能力。得益于早期量产路线的明确、量产工具的落地和技术领先优势,Momenta的驾驶辅助方案能够批量前装上车。
在技术路线上,Momenta也早已领先于行业。早在2020年,Momenta已经开启了对端到端深度学习方案的探索。2023年初,Momenta已经实现了两段式端到端;到2024年,Momenta已经成功将感知-规划-控制全链路整合为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架构量产上车的企业。
这都让Momenta成为智驾方案商中的“隐形冠军”。2024年是Momenta规模化量产的转折点。Momenta占了两大先机——规模效应与先发优势。
规模化的飞轮一旦转动,未来量产的增速将会越来越快。不仅如此,Momenta还在走向全球,推动中国智驾标准反哺全球。
曹旭东在发布会现场透露,目前Momenta这套解决方案还成功落地到欧洲、澳新、中东、日本等市场,在业内率先实现了“全球都能开”。

为何百年车企都在选择Momenta?这一道理已经显而易见,为了在加速的淘汰赛中生存,汽车领域的合纵连横已是大势所趋,这一现象在今年上海车展也更加明显。跨国车企高度重视中国元素,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车型亮相车展。
拥抱更前沿的中国伙伴,在跟上中国汽车业转型大潮中,Momenta则成为跨国车企的集体选择。
迈向自动驾驶终局
实现可规模化的无人驾驶是Momenta的初心,实现超越人类的驾驶,也被业内普遍视为自动驾驶的终局。
要实现无人驾驶的量产,Momenta早在2020年就已经规划明确。区别于谷歌Waymo自建车队、特斯拉依托量产车数据的二元格局,Momenta开创了“量产数据+飞轮迭代”的第三条路径。
2020年,经过技术积累和量产领域的探索,Momenta提出了“飞轮式”L4理念,即随着量产数据、数据驱动的算法以及两者闭环自动化的不断积累和迭代,飞轮将越转越快,终成厚积薄发之势,带来产品和商业的爆发增长,最终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
在曹旭东看来,自动驾驶规模化的三要素在于量产数据、数据驱动的算法和闭环自动化工具链。提出“飞轮式”L4后,依靠与车企合作获得的规模化数据、团队算法的积累,以及闭环自动化工具链打通迭代链路,正加速正向循环。

目前,Momenta在飞轮力推下狂奔至无人驾驶规模化前夜。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2025年是Robotaxi的量产元年。在上海车展上,曹旭东在发布会现场称,Momenta即将在今年推出行业内首个前装量产的Robotaxi方案,首批车端无人的Robotaxi预计在2025年底进入试运营。
考虑成本投入,Momenta即将量产的Robotaxi可以通过复用量产传感器和计算单元来降低单车成本;同时,依托“无图技术”,该方案还可实现在各国不同城市道路环境中的快速适配。
在早期,曹旭东就已经谈及,相比于行业其他路径,Momenta的飞轮式L4可跨数量级降低总成本。
一切按照规划如期稳步推进,水到渠成。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行业内对于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实现依旧持有疑虑。
但Momenta认为,在少量车队运营时,Robotaxi需达到与人类驾驶同等的安全水平可以赢得信任,但当车队规模扩展至1万辆乃至100万辆时,安全门槛将攀升至人类驾驶的千倍、万倍标准,才可以继续让用户放心使用,Momenta有信心将安全提升至Robotaxi可规模化发展的标准。
除了车队规模,Momenta还在算法迭代方面对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进行持续探索。曹旭东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下半年将推出基于强化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这一大模型背后的本质是一套深度学习方案,能够超越传统的端到端模拟学习方案。
这也意味着,该模型能够“用AI来训练AI”,机器能够实现自主学习。Momenta认为,该飞轮大模型能够在模拟的环境里探索新的驾驶行为,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自我快速地成长,让驾驶在安全、安心的能力上,有机会超过人甚至大幅度超过人。

曹旭东曾用一句话来总结“飞轮式L4”的核心价值,即高效、自动化地解决规模化无人驾驶面临的“行驶千亿公里、解决百万难题”这一行业挑战。
迈向自动驾驶终局,Momenta已经胜券在握。
相关文章:
“太空交接”完成 神十九乘组将于4月29日返回地球04-27
“黄金票仓”浮现!Momenta如何成为全球车企的智驾严选04-27
袁记云饺ODR赋能,共筑消费和谐新生态04-27
“重读赵树理”系列讲座完美收官04-27
“雪龙2”号停靠澳大利亚霍巴特港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