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三角一周观察 | 中国倡议在上海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江浙沪皖上调养老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09:40:00    

长三角一周观察【0721-0727】

1、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初步考虑总部设在上海

中国政府7月26日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初步考虑总部设在上海,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中方期待该组织成为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实现三大目标:深化创新合作释放智能红利、推动普惠发展弥合智能鸿沟、加强协同共治确保智能向善。

作为人工智能先发地区,上海将依托产业基础凝聚国际共识,促进供需对接与技术标准协调。中方表示,组织将遵循联合国宪章,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并采取开放包容态度吸纳成员国。此举响应全球南方诉求,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目前,中方正同有意愿的国家探讨相关安排,欢迎各方参与筹备,共同构建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

2、江浙沪皖上调退休人员和城乡居保人员养老金

七月下旬,江浙沪皖四地相继公布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为广大退休人员送上政策福利。此次调整统一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的框架,结合各地实际细化政策,调整待遇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1至7月的增发金额将在7月底前陆续补发到位,确保退休人员及时受益。

浙江省把2024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纳入调整范围,推行“三结合”调整模式。定额调整部分,每人每月增加31元,实现普惠性保障;挂钩调整实行“缴费年限分级挂钩+养老金基数挂钩”,缴费年限15年及以下、15至30年、30年以上部分,每满1年分别增加0.5元、0.8元、1元,同时按调整前月基本养老金的0.42%增发;高龄倾斜方面,70至79周岁每月增发25元,80周岁及以上增发50元。此外,企业退休军转干部若调整后养老金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将按规定补足。

江苏省以“控高保低”为导向,推出“两降两持平”调整策略。定额调整维持每人每月31元,保障低收入群体;挂钩调整中,工龄单价和养老金基数挂钩比例降低,同时对缴费年限25年以上部分每满1年增加1.1元,兼顾长缴贡献;高龄倾斜标准保持稳定,70至74周岁增发21元,75至79周岁增发29元,80周岁以上增发39元。从实际效果来看,高待遇人员月增金额降幅显著,普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安徽省在常规调整基础上创新高龄待遇“差额补齐”机制,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27.5元。挂钩调整根据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基数进行,15年以内统一增加11元,15年以上部分每满1年增加0.7元,同时按养老金基数的0.3%增发;高龄倾斜方面,70至79周岁每月增发10元,80至89周岁增发20元,90周岁及以上增发70元,对2024年刚满特定年龄的人员,分别补足至相应高龄待遇基准线。

上海市则是职保与居保同步提升,职保退休人员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50元,为四地最高,且分年龄给予不同程度增发;城乡居保人员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65元,调整后标准居全国前列,两地均明确了精准分批次的到账时间。

3、新任安徽省委常委覃卫国,履新省委政法委书记

7月25日,安徽省委政法委召开干部大会,宣布覃卫国任省委政法委书记。此前,中央批准其任安徽省委常委。覃卫国表示,将坚决拥护省委决定,带领全省政法机关强化党的领导,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保障经济发展,促进公平正义,推进从严管党治警。

他强调,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矛盾源头治理,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纵深推进政法改革,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覃卫国早年在广西工作,2019年调安徽,历任淮北市市长、市委书记,2024年任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具备丰富地方治理与政法工作经验。

履新后,他将聚焦“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以政法工作新成效服务安徽“三地一区”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提供保障。

4、中国船级社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运营功能落沪

7月22日,中国船级社(CCS)宣布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运营功能正式落地上海,旨在构建覆盖船舶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检验服务向智能化、国际化升级。作为中国船检主力军,CCS检验船队达3.6万艘、2.1亿总吨,曾完成“爱达・魔都号”邮轮等大国重器检验。

新功能将聚焦智能航运、绿色低碳等前沿领域,研发适配国际标准的新型服务产品,并组建技术攻关与国际合作专班。上海市副市长张小宏表示,此举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注入新动力,上海将全力支持CCS提升国际影响力。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强调,CCS需发挥产业链纽带作用,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与会代表围绕绿色低碳转型、数智化发展等议题建言,呼吁行业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此次功能落地标志着上海在高端航运服务领域的进一步突破,助力其向“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目标迈进。

5、北上广深杭不动产登记“五城通办”

7月22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地签署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协议,首批涵盖16项高频业务。协议生效首日,杭州与北京联动完成首单业务:杭州客户通过“跨省通办”专窗,线上办理北京房产抵押登记,节省数天时间与近万元成本。

截至目前,杭州已办理长三角范围内不动产登记15.1万件,惠及21万人次。此次“五城通办”依托线上平台,实现申请、核验、登记全流程“云上”操作,打破地域限制,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此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助力跨区域经济活动与人才流动,为全国不动产登记改革提供示范。

6、上半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江苏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规模继续居全国首位,吸引17个全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作为外资集聚高地,江苏通过稳外资22项措施,聚焦总部型、研发型、先进制造业项目,推动外资“稳量提质”。

博西家电作为在华外资企业典型,其南京智能工厂每24秒下线一台洗衣机,全球研发中心正攻坚蒸汽除皱等技术,并计划未来六年投入超30亿元研发。全球最大口腔器材制造商盈纬达近期在苏州投资10亿元建设新智造基地,瞄准种植体研发,彰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江苏完善的供应链、人才优势及政策支持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例如,博西家电依托江苏供应链实现“在中国、为全球”战略,盈纬达则看重中国市场的确定性与新机遇。上半年,江苏入选全国重点外资项目达96个,均居全国第一,凸显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7、中国团队研发肝癌治疗“鸡尾酒”疗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夏景林团队历经十年探索,推出肝癌治疗“TCC鸡尾酒疗法”,通过口服沙利度胺、卡莫氟、复方斑蝥胶囊三种药物,实现“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持续抑瘤”协同效应。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达83.2%、63.1%、37.7%,显著高于单纯介入治疗组(54.3%、30.1%、18.1%)。

该疗法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疗效显著,尤其适合高龄、肿瘤晚期患者;二是安全性高,副作用与单纯介入相当;三是成本极低,每周药费约200元,不足主流方案的十分之一,且无需频繁住院。三种药物分别来自化疗、免疫调节与中成药领域,通过“中西医结合”抵消副作用,实现“1+1+1>3”效果。

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高效、经济的“中国方案”,有望突破靶向与免疫治疗的局限性,惠及全球患者。

8、杭州西湖区电竞俱乐部摘得中国CS2项目首个世界冠军

7月24日,杭州西湖区天禄电子竞技俱乐部在德国2025年裂变天地S1大赛CS2项目中,以3-1击败丹麦Astralis俱乐部夺冠,这是中国CS2项目首个世界冠军。尽管主力狙击手因签证缺席前期比赛,教练临危受命带队晋级,最终全队合力登顶,世界排名跃升至第7位,选手JamYoung成为首位获HLTV国际大赛MVP的中国选手。

天禄俱乐部成立于2007年,曾获多项国内冠军,是西湖区2025年文创大会重点签约项目。近年来,西湖区出台全市首创的游戏出海奖励政策,从研发、赛事等多环节扶持电竞产业。古荡街道通过搭建平台、降低企业成本等措施,营造浓厚产业氛围,助力俱乐部发展。

未来,古荡街道将推动电竞与数字经济、文创产业融合,打造创新活力产业生态圈。此次夺冠不仅展现中国电竞实力,也凸显杭州在电竞产业培育上的成效,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9、打造“长三角企业入沪第一站”,40个项目落户上海市青浦区

7月25日,40个项目在青浦新城开发建设大会上集中签约,涵盖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电信等与青浦区政府签署战略协议,华为启动“长三角AI+联合创新中心”合作。青浦新城以“1+3”重点片区为核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及低空经济,目标成为“长三角企业入沪第一站”。

作为上海唯一与江浙接壤的行政区,青浦依托区位优势与多重战略叠加,构建“3+3+3”千百亿产业集群,并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例如,百信信息技术签约落地,将与华为合作培育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同时,“企呼我应”数字化服务平台启动,实现企业诉求全闭环管理,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2025年青浦新城发展行动方案》,新城将打造千亿级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建设低成本产业空间,吸引科创人才。此次集中签约标志着青浦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10、科创板民企指数为筛选硬科技民企提供“量化锚点”

7月23日,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之际,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同步发布“上证科创板民营企业指数”及“上证科创板民营企业50策略指数”,为筛选硬科技民企提供“量化锚点”,填补科创板民企专项指数空白。截至目前,科创板民企上市公司达422家,占比超七成,两大指数分别从“全景刻画”和“优中选优”维度,为市场提供业绩基准与投资标的。

上海财经大学专家指出,指数凸显民企在科创板的支柱地位,为长期资本流向民营新质生产力领域提供金融工具。以优刻得为代表的样本股企业表示,指数体现资本市场对民企成长价值的认可,未来将聚焦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

数据显示,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板块累计新增16条指数及57只ETF,形成多层次指数与产品生态。开源证券分析称,科创板六年制度创新重构资本市场生态,从包容性上市规则到技术资产定价范式,均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提供示范。

11、最低分669!西湖大学首次走出浙江招生,投档线超过大部分985高校

2025年,西湖大学首次走出浙江招生,在河南、重庆通过普通高考录取,投档线表现亮眼。7月21日,河南普通类一段录取中,西湖大学最低分674,多位考生超685分;重庆投档最低分669,位次约500名,均超过大部分985高校。

此前,西湖大学在浙江通过“创新班”和高水平三位一体招生,录取学生多来自省内头部高中,超60%为高二学生,高考成绩普遍达670分以上。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聚焦基础学科与科技创新,此次跨省招生吸引高分考生,凸显其办学影响力与社会认可度。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多元化招生模式,汇聚优秀生源,助力科研创新。

12、再添世界级名片!杭州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7月24日,杭州在《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成为浙江首批获此殊荣的城市。杭州拥有13.43万公顷湿地资源,占陆域面积8%,从良渚时期的稻作文明到现代“湿地智治”,始终践行湿地与城市共生理念。

在西溪湿地,全国首个国际重要湿地数字化项目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科技手段让生态保护从“被动”转向“主动”;钱塘大湾区湿地通过生态整治,留鸟种群增长25%;阳陂湖湿地采用“海绵城市”技术恢复生态;湘湖“沉水森林”提升水体透明度至1.2米。政策层面,杭州施行《湿地保护条例》,创新湿地分类与生态补偿机制,并成立市级湿地保护协会。

此次认证既是对杭州湿地保护成效的肯定,也为9月举办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奠定基础。未来,杭州将以“国际湿地城市”为新起点,推动湿地保护与区域共治,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在WAIC发布工业智脑,中国联通加速AI赋能新型工业化07-28

长三角一周观察 | 中国倡议在上海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江浙沪皖上调养老金07-28

0.06分优势绝杀!中国小将谢佩铃/朱勇鑫逆转夺得混双10米台冠军07-27

中国医疗卫生专家在坦桑尼亚开展雨季后健康教育暨义诊活动07-27

美股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07-27

微成都周报|可控核聚变“国家队”来了,四川聚变拟斥资4.51亿参股;京东拿下四川生活家控股权;中免市内免税品(成都)有限公司成立07-27

国足10月约战阿根廷?足协:谁说的?07-26

入汛以来中国平均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