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瑞东 王佳雯:政策积极效应释放,信用活动表现超预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3:11:00    

核心观点

事件:

2025年4月13日,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3月金融数据。

核心观点:

风险提示:财政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流动性投放有缺口导致资金面出现波动。

一、政策积极效应释放,信用活动表现超预期

2025年4月13日,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3月金融数据。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3月份新增社融58879亿元,同比多增10544亿元,表现显著强于市场预期。从季节性表现来看,3月份增量也显著高于过去六年(2019-2024年)43991亿元的同期均值。3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4%,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结构上,3月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38278亿元,同比多增5358亿元。外币贷款连续12个月负增长,当月减少294亿元,同比少增837亿元。非标融资当月增加3705亿元,同比少增63亿元。

直接融资中,3月政府债券净融资增加14828亿元,同比多增10202亿元,依然为社融主要的增量来源;企业债券净融资减少905亿元,同比少增514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13亿元,同比多增186亿元。

(2)3月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364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从结构来看,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531亿元,而短期贷款则同比少增67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00亿元,而短期贷款则同比多增4600亿元,企业票据融资同比小幅多增514亿元。

(3)新口径下,3月M1同比增速为1.6%,较上月大幅回升1.5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7.0%,与上月持平;社融-M2同比增速差为1.4个百分点,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3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42500亿元,同比少增5500亿元。结构上来看,居民存款当月增加30900亿元,同比多增2600亿元;财政存款减少7710亿元,同比多减4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8400亿元,同比大幅多增7675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4100亿元,同比多减12610亿元。

对3月份金融数据,我们解读如下:

(1)社融表现超预期,直接融资增长有持续性。3月份社融新增量不仅高于市场一致预期,且远好于往年同期表现。从驱动因素来看,一方面,开年以来,财政持续靠前发力。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国债发行量同比多增3586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量同比多增3494亿元。政府债发行依然是社融快速增长的主要动能。另一方面,人民币贷款增长强劲,成为3月社融表现超预期的更重要原因。

主要拖累则来自于企业债券。持续的影响则在于:城投企业依然处于化债进程中,开年以来发行的置换专项债压缩了城投自身的发债诉求,以及债券市场调整冲击一级市场融资。开年以来,狭义流动性边际收敛,债券市场“适度宽松”的交易逻辑被削弱。而来自地产等高频数据表现较强,这意味着宽松政策的落地很可能会延后。以上变化导致利率走出一波快速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开年低点1.6%附近快速反弹至3月中旬的高点1.9%附近。

后续来看,政府债发行依然将维持高增速,结构上则从置换专项债开始逐步向新增项目专项债切换。随着4月以来债券收益率的大幅下行,一级市场融资需求将出现修复。以上两大因素依然支撑社融表现。

(2)政策释放积极效应,带动短期融资需求回暖。3月份为惯例上贷款投放的大月,因春节后开工所需的资金相对旺盛。从结构上来看,3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尚算平稳,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小幅增长,或反映出商品房销售“小阳春”效应。但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弱于去年同期,企业端主要的融资增量来自于企业短期融资,其中企业票据融资同比小幅多增,而短期贷款则同比大幅多增4600亿元,两者合计占当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量的93%。

期限偏好反映出政策释放积极效应,带动短期融资需求回暖。3月份企业短期贷款大幅多增,反映的是信贷政策更加积极,在提升额度、调降利率、有条件展期等方面,更加适配市场需求。

(3)M1同比增速回升,狭义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改善。新口径下,3月份M1同比增速回升至1.6%,主要的增量来自于居民和实体企业存款增长,一方面反映的是开年以来政府债发行后资金逐步下拨,流入企业和居民户;另一方面,债市表现较为波动,而银行负债端的价格竞争有所放缓,因此存款脱媒的现象边际好转。以上两大原因助推了M1同比增速在低基数上的好转。

此外,对非银同业存款纳入自律管理面临整改到期压力,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减少,因此拖累了M2同比增速的表现。

从以上影响因素来看,银行负债端增长的压力依然存在,但大的冲击已经过去,叠加基数效应,年内M1同比增速在读数层面预计能维持改善趋势,有利于稳定市场的信心。

后续来看,随着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加大,货币政策预计将加大宽松力度。3月中旬以来,国有大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跌破2.0%以后快速下行至1.7%附近,反映出货币政策从平衡向更加宽松的转变。二季度,货币政策依然将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发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总结来看,3月份金融数据呈现以下亮点:总量方面,社融增长较快,表现超预期;结构上,企业短期融资需求旺盛;此外,资金活化程度提升。金融数据向好背后的一致驱动因素为政策靠前发力,以及企业和居民信心边际改善。后续来看,货币政策依然将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发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二、风险提示

财政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流动性投放有缺口导致资金面出现波动。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相关文章:

股市特别报道 | 东方通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4月15日股价20%跌停​04-15

农大科技北交所IPO进入问询阶段04-15

读懂IPO|岷山环能凭“亏本销售”产品冲击上市,五成利润靠税收优惠04-15

“试岗”可以有,“无薪”则不行04-15

昌平区一季度新设市场主体全市第一04-15

农发行岳阳市分行多措并举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04-14

消息称英特尔接近同银湖达成出售FPGA企业Altera多数股权协议04-14

用友上新,首次将大模型系统注入经营管理全场景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