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许昌一枯井内发掘80余具烈士遗骸?当地:需等后续鉴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7:09:00    

新京报讯(记者赵敏 实习生武亮亮)近日,河南许昌一枯井内发掘出近百具疑似抗日英烈遗骸的消息引发关注。4月1日,一名发掘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井内共收殓出80余具遗骸及子弹、皮带扣等物品,有的遗骸头骨上有弹孔。同日,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就此事回应记者称,当地已介入发掘现场保护和遗骸核查工作中,“关于他们是否为烈士,需等待后续鉴定。”

遗骸发掘现场。 受访者供图

据悉,发掘遗骸的是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英魂回家项目组。该项目组负责人余浩介绍,枯井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库庄镇中冀村,2010年,襄城当地学者发现了枯井埋葬士兵遗骸的线索,2024年,襄城当地志愿者联系到英魂回家项目组。经过前期调研走访确认,项目组于今年2月26日启动遗骸发掘工作。

余浩介绍,由于时间久远,枯井所在地已是一片空地,没有井的痕迹。发掘团队下挖4米多,才看到井壁,顺着往下挖,最终发现了遗骸。遗骸层共有6米多深,有的遗骸头骨上有弹孔,“疑似是伤兵。”除了遗骸,现场还发现了未发射的子弹、皮带扣、纽扣、花露水等物品。

现场发现的子弹。 受访者供图

余浩表示,由于枯井内操作范围狭小,遗骸收殓起来相对困难。此外,这些遗骸被混合安葬在枯井内,头骨和身体其他部分交错分开,无法在第一时间将骸骨分成独立的个体。

遗骸收殓工作由英魂回家项目组和郑州大学考古实验室周亚威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余浩向新京报记者确认,目前全部遗骸已运至郑州大学实验室,他们将通过骸骨分析和头骨复原技术尝试还原逝者生前样貌,整个工作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月。

余浩(右)和郑州大学周亚威教授交流遗骸的情况。 受访者供图

余浩称,根据党史资料、民众口述和田野调查,这些逝者极大可能死于抗日战争期间。

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相关领导及襄城县委宣传部已经介入到遗骸的核查工作中,“对于烈士的认定有一套相关流程,需要等待相关的鉴定工作。”

编辑 彭冲 校对 刘越

相关文章:

长武县自然资源局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集中整治07-03

7月1日起京津冀同步施行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办法06-29

女演员颖儿发文:要和陪伴我30多年的胆囊说再见了!医生提醒来了06-28

甘咨询财务总监赵登峰辞职 胡志明接任06-25

临武:市县两级人大代表视察家庭教育促进工作情况06-23

中央巡视结束前夕,蒋厚玉官宣落马06-23

喜迎世运 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2025年简阳市“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昨日举行06-21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等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