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考进行时!警惕诈骗陷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9 13:17:00    

2025年高考已开始,各类针对考生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也将进入多发期,兴安公安提醒考生和家长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对花样繁多的“高考诈骗”行为提高防范意识,以下是针对高考期间常见的诈骗形式及防范措施:



高考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及目的:

套路一:“提前查分”诈骗

形式:通过短信、社交媒体群、邮件等方式发送虚假查分链接,声称“内部渠道”“提前查分”“特殊权限”。点击链接后,可能要求输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甚至银行卡信息,或诱导下载带有木马病毒的APP。

目的:窃取个人信息、植入木马盗取账户资金、为后续精准诈骗铺垫。

套路二:“花钱改分/保录取”诈骗

形式:骗子冒充“黑客”“内部人员”“招生办领导”,声称能通过技术手段修改高考成绩,或利用所谓“内部指标”“预留名额”“定向招生计划”等名义,承诺只要花钱就能保证被名校录取。

目的:直接骗取高额“操作费”“疏通费”“保证金”。

套路三:“补录名额/内部指标”诈骗

形式:在录取工作接近尾声时,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求学的心理,谎称某高校名额未招满或有“内部指标”“点招计划”,通过花钱“打点”即可获得补录名额。常伪造文件、公章或假冒高校招生人员。

目的:骗取“手续费”“指标费”“活动经费”。

套路四:“发放助学金/教育补贴”诈骗

形式:骗子冒充教育局、财政局、学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通知考生或家长可领取“高考助学金”“教育补贴”“奖学金”等,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或在ATM机、手机银行上进行“激活”“验证”操作(实为转账)。

目的:诱骗转账汇款。

套路五:“填报志愿指导/大数据精准推荐”诈骗

形式:不法机构或个人利用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的焦虑,声称掌握“内部大数据”“AI精准预测”,提供高价“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收费后敷衍了事,甚至提供错误信息误导考生。或者诱导下载恶意APP,窃取信息。

目的:收取高额服务费、窃取个人信息。

套路六:“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形式:骗子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可能模仿知名高校),要求将学杂费、住宿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户。通知书往往制作精良,难以辨别。

目的:骗取学费、杂费。



“其他相关”诈骗:

1.“卖答案/作弊器材”诈骗:考前声称有高考试题答案或高科技作弊器材出售,骗取钱财后消失或提供假答案/无效器材。

2.“冒充送考/紧急情况”诈骗:冒充老师、交警等,以考生迟到、遇车祸、准考证丢失等紧急情况为由,要求家长转账“保证金”“医疗费”。

3.“招生噱头”诈骗:以“军校地方招生”“计划外招生”“自主招生”“中外合作办学”等为名,混淆视听,骗取费用。

4.“AI换脸/拟声”诈骗:利用AI技术冒充亲人(如在外地的父母)声音或视频,声称需要紧急转账用于“高考相关”事宜。


兴安盟公安局反诈中心郑重提示:


高考成绩和录取过程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操作”空间。所有关于查分、志愿填报、录取、缴费等重要信息,均以官方发布为准。高考前后是情绪敏感期,骗子正是利用焦虑心理行骗,务必保持冷静,遇事多核实,避免冲动决策。

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牢记官方渠道,不抱侥幸心理,守住钱袋子,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共同营造公平、安全的高考环境!祝愿所有考生金榜题名,顺利进入理想学府!


来源:平安兴安盟

相关文章:

连环诈骗案多发,兰州一老人全部积蓄几乎被骗光07-24

八岁儿童患“多动症”六年,原来是过敏性鼻炎惹的祸07-24

骂游戏,赚大钱?专家解读“反游戏生意”或涉多重违法!07-21

果然视频|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招生计划3900人07-19

临沂新桥小学装饰画社团:以画为桥传递热爱 让创意绽放星光07-10

3小时狂揽2亿后,张雪峰的“吸金版图”又扩张了07-09

持续推进“抓强整树”丨“三融合”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07-03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师生同台”思政课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