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整合型的医疗卫生体系怎么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8:33:00    

自医改实施以来,公立医院改革也不断走向深入。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堵点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在体系层面进行深度变革,构建起一套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才能克服难点,打通堵点,最终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现有体系有待完善


尽管医改已推行近16年,许多理论问题已被清晰阐述,但实践层面依旧面临诸多挑战。究其根源,在于传统医疗卫生体系下,医疗、医保、医药之间的关系难以实现有效联动与协同,主要表现为医保和医药仍然延续“以疾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医疗机构为管理对象,与“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体系建设目标脱节。


现有医疗卫生体系也存在着五方面的“短板”:


第一是体系过“短”,现有体系仍以治愈疾病为单一价值观,体系运行标准围绕疾病而设定,缺乏对健康全过程的关注;第二是体系内各医疗机构协同性不足,存在无效竞争,无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三是医疗体系呈现头重脚轻的结构,资源配置与机构设置不合理,与正三角形式的服务模式相悖;第四是激励机制与导向存在偏差,医疗服务仍以鼓励数量增长为主,而非鼓励提供健康维护服务;第五是服务碎片化,医防融合不够,医疗服务缺乏综合性与连贯性。


变革需从七方面着手


构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目前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发展趋势。整合型的医疗卫生体系一定是以健康为中心的分级诊疗体系,也一定是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打造的体系。从传统卫生健康体系过渡到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不仅需要卫生健康、医保、药监、财政、编制等部门达成共识,具体还需从七个方面实现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转变。


第一,要以健康为中心。“健联体”的提出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以青海省西宁市探索建立的“健联体”为例,这一举措尽管在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上存在一定局限,但其尝试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经验。


第二,要从治愈医学走向照顾医学。当前以治愈医学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容易导致医疗机构片面追求先进技术,超出了百姓需求、医保支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承受范围。所以,供方系统应转变理念,更加注重对患者健康的全面照护。


第三,决策模式应转变为参与式决策。不论是医患沟通,还是“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的过程,都应打破以往单方面主导的局面,实现多元平等参与决策。


第四,提供责任制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责任制服务模式的典型代表,通过将供方系统和需方系统紧密联系,才能提升百姓就医感受。


第五,干预手段转向多元化。除生物医学外,对于人群健康的管理和干预还应增加咨询、沟通、非药物干预等手段,如健康体重管理等就是很好的尝试。


第六,抓住支付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支付制度改革需以体系变革为前提。伴随着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脚步,实行医保按人头打包支付也至关重要。


第七,监管要从过程监管转向结果监管,关注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最终取得的成效。


强体 延伸 融合


解决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推动整合型体系建设,可从“强体、延伸、融合”三个关键词入手。


“强体”的核心是公立医院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均明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符合功能定位、符合老百姓需求、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避免盲目追求规模和技术先进性。


“延伸”的关键不仅在于卫生健康体系向上延伸,还应该向下拓展。向上,公立医院尤其是头部医院应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拓宽筹资渠道,减少对基本医保的依赖,完善准入、定价、监管等制度。向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时代的到来,基层在长期护理、医养结合、康复、心理卫生和临终关怀等服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需重新思考资源在基层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合理布局,延长服务触角。


“融合”的重点是医防有效协同。医防融合的主体是政府,核心在于医院。需从法律、规制、筹资、支付、激励、约束六个方面制定统一政策,解决医院在医防融合中面临的买单难、激励不足等问题。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是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的关键,其核心在于实现“三个一”。“一家人”即人财物统一管理,打通上下医疗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一本账”即将基本服务均等化投入、政府服务投入和医保按人头打包预付资金整合为一个基金池;“一条心”即统一上下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考核评价和薪酬计算方式。


此外,信息技术也将对未来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带来革命性影响,特别是在强基层方面,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力地弥补基层资源不足,强化基层人力资源,为全科医生培养和基层医疗发展提供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医疗机构将不再追求学科数量,而是聚焦手术、急诊和重症监护等核心功能,大量内科服务将下沉到社区和基层,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迈向新的高度,真正实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图片

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 梁万年

编辑:连漪 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图片


相关文章:

整合型的医疗卫生体系怎么建05-19

90后成植发主力军 雍禾医疗携手美团力推一站式服务05-16

多次宴请公职人员,南通爱尔眼科医院CEO被撤销政协委员身份05-16

让信用机制为乡村治理注入新动能05-15

37岁胖友在医院1个月甩16斤 多地为胖友开设减重营05-11

多项指标实现新突破 山西省护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05-11

张重辉在曲沃县侯马市尧都区调研05-10

义诊通知 ▏长治二院皮肤科毛发学组关于开展“5.18•我爱发”护发周——薇发健康 焕发新姿义诊活动通知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