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4月28日,在洛阳市瀍河区的孙清娃探铲厂,第五代传承人孙银莹正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讲述着洛阳铲的“前世今生”。




这个被称作“考古界黑科”的神器,自2015年其锻造技艺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在孙家姐弟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89年出生的非遗“守”艺人,孙银莹在坚守祖传锻造技艺的同时,创新改良出适配现代勘探需求的部件,让这个百年老字号产品成功“破圈”——不仅应用于考古勘探,更跨界建筑、林业种植等领域,甚至远销海外。

烧制洛阳铲。

捶打洛阳铲。

检查洛阳铲质量。

利用洛阳铲考古勘探。
如今她带领团队开发出微型洛阳铲文创礼盒,开设非遗研学工坊,用青春创意让千年神器变身“国潮”新宠。

文创产品。
相关文章:
河南省沁阳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07-28
世卫组织预警,全球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基孔肯雅热关注度高涨,三大方向涉及公司曝光!07-27
一秒降温的神器,安全吗?07-26
看!创新奔涌的武汉07-24
“年轻人的第一辆公路车”,拯救者这款新品把我看懵了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