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5月18日电 (杨宏伟)5月16日,以水泥行业绿色智能发展为主题的一场国际论坛在合肥举办。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育先指出,放眼海外市场和绿色转型升级是水泥企业的必由之路。
周育先称,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水泥产能虽然已基本饱和,但仍需要先进技术工艺和绿色节能装备来改造升级原有产线。同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需要与其生产力相匹配的水泥装备和技术服务。中国企业可以在其中挖掘商机,加强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哈米斯·奥马尔以坦桑尼亚为例指出,坦桑尼亚的经济正在转型,大型钢铁生产项目的谈判也进入了后期阶段,加上坦桑尼亚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水泥的需求有望增加,这对于现有和潜在的水泥生产商来说是利好消息。
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介绍,近年来,中国水泥企业已经开始着眼海外。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在21个境外国家投资建设了49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已投产项目合计熟料产能6708万吨,水泥产能9670万吨。在建项目合计熟料产能2673万吨,水泥产能3880万吨。目前在产的水泥项目中,中资企业全资投资的占比约40%,合资约60%。投资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亚地区和非洲。
周育先还指出,未来,水泥行业利润的持续改善,一方面依赖于错峰生产和产能置换政策的稳步落地。另一方面,行业不能靠杀价去取得市场份额,避免内卷和恶性竞争的行业自律也尤为重要。(完)
相关文章:
书法名家周志高逝世,享年80岁,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复兴奠基人”之一08-19
威海银行:成功签约山东省首个牡蛎碳汇项目08-18
中国女篮新一期集训名单公布,将于8月18日开启夏季集训08-16
“两山”理念改变中国引领时代08-15
8000万千瓦“绿能”入网,广东电网的“绿色”答卷有何看点?08-15
1880亿元,下达完毕!08-13
合水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 助农增收惠民生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