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上河图》提醒:社恐出游请携带“便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1:27:00    

春意渐浓,又逢清明,清明节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三天小长假将至,景区的热闹景象可以预见。

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间的一个清明节,街头亦是人来人往,沸反盈天,清明节的热闹,早已被北宋画家张择端定格在《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中。

展开画卷,街道车水马龙,商铺鳞次栉比,美食与商品琳琅满目,人流熙熙攘攘,九百年前的清明节和今天节假日爆满的景区毫无二致,正所谓“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区别只在“岁岁年年人不同”。

无论古今,清明节的主题始终围绕踏青郊游、祭祖扫墓、逛街购物展开。

当然,过节少不了美食,《清明上河图》中记录的市井美食五花八门,干的、鲜的、生的、熟的汇聚整条街区,并不逊于今天的美食一条街。

宋人热衷的主食是蒸馒头,不过当时的“馒头”其实是包子,内馅以牛肉、羊肉为主,咸香浓郁,口感饱满,街头还常见现烤的胡饼,用面粉烘烤制成,松脆酥软,带有丝丝焦香。造型别致的蝴蝶面则是一道既可干拌也可入汤的美食,入口爽滑。排炊羊经过腌制、蒸煮,肉质鲜嫩,香气扑鼻,煎鸭子则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让食客欲罢不能。

甜品种类同样丰富,如软糯香甜的麦糕,入口即化的乳糕,以及糖稀制成的儿童零食稠饧。而在羹汤类食品中,撺肉羹以猪肉、蔬菜、淀粉熬煮,口感鲜美,骨头羹用猪骨或牛骨慢熬,浓郁营养,鱼辣羹则加入鲜鱼、辣椒、花椒,风味浓烈,刺激味蕾。

宋代也有流行饮料,名为“香饮子”,是一种用草药加麝香熬制出来的时令饮料,可以解渴,也有说法认为是用来发汗或祛湿的药汤。

《清明上河图》共绘制了八百多个各具神态人物,其中还描画一名“古代社恐”出游时的窘态——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一名步行男子与一位骑马熟人迎面相遇,步行者刻意用一把扇子遮住脸庞,低头匆匆而过,这把扇子,正是古代“社恐”的标配“便面”。

古代的“社恐”们若是不想在大街上与熟人寒暄,会用“便面”遮面而过,“便面”含义就是不方便见面,“便面”由草竹编制而成,用于出门时降低社交恐惧或者社交尴尬,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出土有一个。

如今“便面”被口罩取代,不仅能减少社交尴尬,还能预防病毒。

一直以来,社交恐惧症常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现代脑科学研究却发现,这其实与大脑神经机制密切相关。

社恐人群可能是因为大脑中的杏仁核过度活跃,导致焦虑,引起五羟色胺(一种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降低,进而诱发空间回避和社交回避行为。

增加体内五羟色胺,能够帮助恢复社交功能,食用黑巧克力,香蕉、燕麦片有助于增加五羟色胺,而暖暖春日,无边光景也是一种天然的“治愈”方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滔

编辑 杨羽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相关文章:

跟着马拉松打卡济宁美食,一路逛吃!04-04

清明节的代扫墓人:有陵园工作者一天代扫十多座墓,有大学生趁假期尝试兼职代扫04-04

“变化太大了!”深圳好友时隔8年重游长沙:我女儿隔三差五就往长沙跑04-04

《清明上河图》提醒:社恐出游请携带“便面”04-04

清明寄情祭英烈,传承遗志向复兴04-04

“月入十万”的秘籍,岂会轻易在直播间售卖04-03

中听丨算命、聊天、教省钱,“赛博树洞”正在治愈年轻人04-03

清明假期出行,这些物品不能上火车!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