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金帅
特别鸣谢: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沈括小学
施金泉 高瑶琼 祝吴静

视觉中国 供图
孩子的小烦恼——
五年级娜娜:新学期我换同桌了,新同桌上课喜欢动来动去我很不喜欢,我能和老师说换回我的老同桌吗?
答:建议你可以试试这样做,首先和新同桌“约法三章”,下次他动来动去时,你可以用友善的语气提醒他或者送他一个减压小玩具,与他约定实在坐不住就捏一捏“它”,这样既表达善意又解决问题。其次给自己装一个“专注保护罩”,试着把文具盒放在课桌中间作为“分界线”,同时练习一个小技巧——当他开始动的时候,你默默在心里数“1、2、3”,然后立刻把目光聚焦到老师身上,就像给自己戴上一顶“隐形防护帽”。你还可以和老师打个“爱心小报告”,课间悄悄找老师,用这句话开头:“老师,我想请教您怎么和新同桌一起进步?”而不是直接说“我不想和ta坐”。这样老师会更明白你需要帮助而不是抱怨。
四年级小刚:学校课后服务开始报名,我想参加足球社团,可妈妈让我报数学,说对学习有帮助,我该听她的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呢?
答:建议你不要直接二选一,而是尝试和妈妈商量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比如先报名足球社团,并向妈妈保证会更抓紧时间学习,用好的成绩证明兴趣不会影响功课。如果成绩下降,再接受妈妈的安排。沟通时态度要诚恳,说出足球对成长的帮助,并主动用行动承诺。这样既尊重了妈妈的苦心,也争取了自己的选择权。相信通过你的真诚和保证,妈妈会理解并支持你的!
初二小敏:一开学感觉就进入了中考倒计时,妈妈把我所有的课外书都收走了,难道我就不能有自己的阅读时间了吗?
答:首先,妈妈这么做,根源不是不爱你,而是过度焦虑。她害怕你一分一秒的“浪费”都会导致落后。她担心小说、散文等会分散你的精力。她收走书的行为看似“为你好”,用错了方式。对抗和冷战解决不了问题。
老师建议你可选择一個放松的时间,心平气和地跟妈妈做一次这样的沟通。先肯定妈妈的出发点,并表示对妈妈做法的理解,然后通过例举历年的中考题来跟妈妈说明中考语文阅读和作文占分比例非常高,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感、积累素材最有效的方法。接着动之以情,告诉妈妈,读十几分钟喜欢的书,是你喜欢的放松和换脑方式,劳逸结合,效果更好。
初一曹同学:进入初一才第一周,我感觉作业比小学多很多,压力特别大,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来应对这么多学科的学习呢?
答:老师分享给你两招,第一招,转换心态,接纳变化。首先你要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现象,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初一学科突然增加,作业量必然增加。所有同学都面临同样的挑战,所以你不必过分焦虑。其次请允许自己有个“缓冲期”:适应新环境需要时间,不要要求自己第一周就做到完美。给自己2-3周的时间去摸索和调整,慢慢来,比较快。第三,重新定义“作业”:把作业当成是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练习”和发现自身问题的“检测仪”。给予自己每天休息的时间:努力固然重要,在努力的同时也要给自己一些休息放松的时间,可能更能提高自身做作业的效率哦。
第二招:管理时间,提高效率。第一,制定“每日学习计划”:每天放学后,花5-10分钟,对照登记本规划今晚的学习。第二,控制好专注与休息的节奏:设定一个25分钟的定时,在这段时间里,只做一门功课。时间一到,立即站起来休息5分钟(去喝水、上厕所、看看窗外)。每完成4个“25分钟”,可以休息15-20分钟。第三寻求帮助:在遇到作业难题时,发现自己的确解决不了,也可以寻求家人老师的帮助,这也许也能帮助自己提高效率,而且也能从中获得支持。
家长的小困惑——
一年级家长王女士:孩子刚刚上一年级了,我觉得我患上了分离焦虑,每天都很想孩子,朋友们说我应该戒断,如何才能让自己放手?
答:首先,请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是缓解它的开始。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焦虑、不舍、甚至有些空虚,这是正常的。因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开始了新的旅程,我暂时有些不习惯。”然后,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比如可以用书写的形式,把心里的感受写下来。书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情绪宣泄和自我梳理的过程。写下来之后,也许那种堵在胸口的情绪会减轻很多。
接下来可以转移焦点,投资自己。找回“自己”的时间,比如看书、运动、和朋友小聚、学习一项新技能。试着为自己制定一个每日或每周计划,用有意义的事情填满孩子不在身边的时间。第三步建立家长支持圈:可以和班级里其他也有类似感受的家长多交流。分享彼此的心情和策略,你会发现你并不孤单,大家互相鼓励和支持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六年级家长潘先生:孩子暑假期间迷上了玩游戏,一玩就几个小时,现在开学了,他也没心思上课,做作业也不认真做,说他还发脾气,开学了要禁用手机吗?
答:简单没收手机效果往往不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强硬禁止容易激起对抗,反而更影响亲子关系和学习状态。
第一,先理解,再管理。孩子沉迷游戏不全是贪玩,可能是学习压力大、或者在同学中缺少话题导致的。游戏是他们这代人的社交方式,完全禁止会让孩子在朋友圈里被孤立。
第二,订个“君子协定”。找个周末心情好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一谈。可以这样说:“爸爸知道游戏对你很重要,咱们商量个都能接受的方案。周一至周五专心学习,手机交给爸妈保管;周末完成作业后,可以适当玩1-2小时。”这样既给了孩子空间,也设立了底线。
第三,帮孩子找点事做。突然不让玩游戏,孩子会觉得空虚。可以安排些家庭活动,比如一起打球、爬山,或者支持他发展其他兴趣爱好,让他的精力有地方释放。
开始时孩子肯定会闹情绪,您要温和但坚定地守住约定。过几周习惯了,孩子自然就能把心思转回学习上。
初中家长姜女士:开学第一周就开始夜自习了,孩子每天在学校吃两顿饭,要不要给孩子送饭?孩子放学回家需要准备宵夜吗?
答:关于送饭这件事,我建议:可以送,但要有讲究。首先得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初中这个阶段,孩子们一起吃食堂也是重要的社交活动,如果因为送饭让他觉得“特殊”,反而可能影响他和同学的相处。如果孩子确实想吃家里的菜,或者学校伙食不合口味,您可以选择每周固定一两天送些清淡营养的饭菜,既改善了饮食,也不影响孩子的集体生活。
至于宵夜,毕业班的孩子晚上学习消耗大,适当补充是应该的。但宵夜的选择比要不要吃更重要。推荐准备些温热的、好消化的食物,比如一杯牛奶、一碗小米粥或者几片全麦面包。
初二家长宋女士:我女儿开学上初二,情绪变得很敏感,有时候我随便说一句,她就会发脾气,我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答:与她们沟通,确实需要一些方法和智慧。给您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孩子发脾气时,道理她是听不进的。您不妨先“退一步”,用一句话给情绪降温:“妈妈看你现在很激动,我们等都冷静一下再谈,好吗?”或者“是不是妈妈的话让你不舒服了?你需要自己呆一会儿吗?” 这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第二,换个说法,孩子更愿意听。 命令和质问最容易激起逆反。您可以把“你怎么又看手机?作业写完了吗?”这样的质问,换成“妈妈看到你看了半小时手机了(说事实),我有点担心作业来不及做(说感受),咱们之前约定好的时间还记得吗?(提希望)”。这种方式叫“我信息”,听起来没有指责,孩子更能听进去。
第三,抓住时机,耐心倾听。 千万别在孩子刚放学、写作业或很累的时候谈严肃话题。要选择她比较放松的时刻,比如睡前、一起散步时。当她愿意开口,请您一定要放下手机,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听。不要急着打断、批评或给出解决方案。您可以用“嗯…”、“我明白了…”、“这确实让你很委屈”这样的话来回应,让她感觉被理解和接纳。
第四,尊重她的“边界感”。 孩子长大了,对隐私和独立空间的需求非常强烈。进她房间前一定先敲门,未经同意绝不翻看她的日记、书包和手机。这些小小的举动,是您给予她的一份巨大的尊重,能极大改善亲子关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多夸优点,给足“情绪价值”。 不要总盯着她的问题和脾气。她今天主动倒了垃圾、分享了一件学校趣事、甚至只是一个微笑,都值得被您“看见”。您可以具体地表扬:“宝贝,谢谢你今天主动跟妈妈聊学校的事,我听了特别开心。” 这些正向的鼓励,远比批评更能滋养孩子。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父母的一场修行。请相信,您的耐心、尊重和智慧,一定能陪伴孩子平稳度过这个时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成长心理室丨开学第一周,需抚平家长和孩子的分离焦虑09-06
铭记历史的第一课 激励奋斗的开学季09-03
惨不忍睹!9岁女儿张开嘴,知名女演员愁坏了,网友:同款焦虑08-30
【专题】公益火种在成都悄然汇聚08-29
小时候坚信,咽下西瓜籽嘴里就会长出西瓜藤?!网友:甚至偷偷吃了点泥土……08-26
河南一地曝光3起重大事故隐患及典型案例08-26
开学倒计时,“电子依赖”如何破解?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