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脑子”种地,“一张网”监管 数智赋能海门“国字号”农村综合改革试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1:21:00    

这个清明假期,位于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的A+温室工场格外热闹,40组亲子家庭“组团”前来打卡。参观温室大棚种菜、采摘水培番茄和草莓、探访智慧种植实验室.......一场有趣、有料、有收获的农业之旅让众多家长和孩子大开眼界。A+温室工场负责人李智军告诉记者,A+温室工场是一二三产融合项目,今年预计要接待研学4万人次以上,每个周末和假日都已安排满档。

不同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A+温室工场种地“靠脑子”、管理无人化,科技范儿十足。项目集生产示范、科普研学、旅游休闲和创新孵化等多元化功能,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该项目也是海门区“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试点项目”的代表项目之一。

2023年7月,南通市海门区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成为全国10个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全省唯一。试点综改项目位于常乐镇和正余镇,探索以富民产业为基础、数字技术为依托、人力资源为支撑、乡村治理为保障,建设“产业兴旺、宜居宜业、村强民富、和美善治”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

“用脑子”种地,温室工场带动农文旅融合致富

近日,记者走进A+温室工场,一股现代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大片叶菜郁郁葱葱、整齐地生长在培养液中,智能化苗床、智能化水肥一体机、综合采收机、自动运输机等设备高效运转。“叶菜种植面积3000多平方米,两名员工就能搞定。”李智军介绍,大棚里安装了许多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光照、温度、湿度、虫害报警等,并把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中心,对于作物生长所需要光照、营养和环境等条件,工作人员一键即可智能调控。“现在叶菜收获周期30天,效率是原来的3倍多。”李智军说。

在番茄大棚里,一排排生长架整齐排,番茄藤沿着牵引绳向上攀爬、长势茂盛,棚内只有两三名工人在给番茄疏花,滴灌、温控、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传感器将数据传输到后台,实施感应植株“健康状况”。数字化“智慧大脑”接收到各种指令,分别传输给温室自动控制、智棚施肥机、病虫害监管、悬挂种植等各系统,它们会给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实现作物精细化管理。目前,工场内主要有番茄、草莓、叶菜和黄瓜四类蔬果。

A+温室工场不仅成为现代数字化农业的生产示范“展示窗口”,也给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致富机遇”。常乐镇颐生村党支部书记顾倍蕾说,A+温室工场让周边村民收入明显增长,土地租金由原来的800元/亩上涨至1500元/亩。同时,辐射带动颐生村及周边村村民80户农户就业,年增收90万。此外,也让农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周边种植大户获得新技术和新种苗。

目前,海门区依托常乐镇A+智能温室项目、正余镇机器人叶菜种植示范园项目,通过机器人实现自动化育苗、移栽,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智能控制滴灌、精确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实现蔬菜瓜果的标准化生产,纵向延伸“种植-加工-销售”链条,横向拓展科普研学、农旅采摘等业态,实现复种率提升4倍、节水30%-50%、节肥20%-30%、节约土地40%,带动周边300多户增收。

“一张网”监管,助力各类农事高效处理

位于正余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三楼天台上,一架无人机迅速起飞,上升至120米开始巡查。操作无人机的工作人员则坐在二楼的智慧大屏前,仔细查看无人机实时传输回来的画面。“无人机配备了AI视觉感知系统,能智能采集非机动车违停、违规占道、秸秆焚烧、房屋违建等场景算法,协助开展相关工作,为镇域、村域治理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提高精度。”工作人员说。

这是正余镇推进农村综改建设的“数字一张网”项目的工作场景之一。该项目旨在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产业和乡村发展,通过硬件夯基、平台调度,实现“三农数据一张网、正米余粮一条链、镇村治理一体化、生态人居一手抓”。聚焦智慧三农大数据、智慧农业产业综合管理、智安正余乡村治理、智美正余环境治理4大方向,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的数字化、现代化水平。

为了更直观展示“数字一张网”项目的作用,工作人员打开高标准农田综合管理平台,大屏上随即出现全镇范围内的小麦长势分布图。工作人员介绍,“数字一张网”通过遥感技术,将高标准农田地块、农田利用类型、作物长势等信息进行统一的收集与分析,帮助高标准农田巡查人员、农技人员快速了解不同农田的实际情况,以便对有问题的田块立刻派单处理。

“这个平台让我们享受了不少实惠。”种植大户彭传付承包了200多亩田地,眼下正是小麦拔节抽穗阶段。彭传付介绍,以前人工成本高,农资和农药成本也高,现在一个人就能管这片大田,遥感系统相比肉眼,会提前发现病虫害情况,随后网格员会第一时间通知,并一同来查看情况,有效防止病虫害蔓延。

目前,海门区探索形成了农户使用、政府买单的智慧大田普惠共享数字农业发展机制。依托正余镇“数字乡村一张网”项目中的无人农场智慧管控功能,整合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免费为农户提供农情监测、农机管理、专家咨询、生产资料投入品记录、农事指导、产量预测等服务,打破数据壁垒,推动农户间经验共享与协同生产。目前,正余镇已实现覆盖11个村级农场,农户数字化技能掌握率从30%提升至75%,农机利用率提升30%,化肥农药浪费减少15%-20%。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 通讯员 俞新美

校对 王丽丽

相关文章:

房建、市政、轨道……济南多个重点项目拼出建设“加速度”04-07

关岭:推广“复合种植” 助农“一地双收”04-07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毕业生刘小奇:以退为进,海阔天空04-07

余加林到贵州纳维科创有限公司调研04-07

午间公告:平治信息预中标算力服务项目;北部湾港3月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16.85%04-07

“用脑子”种地,“一张网”监管 数智赋能海门“国字号”农村综合改革试点04-07

优质住宅项目加速入市带动百城新房价格上涨 “好房子”激活我国房地产市场活力04-07

湖南锚定“三个高地”主攻方向持续用力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