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每经热评|具身智能“泡沫论”引争议 全新科技时代需要新的投资哲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2:55:00    

每经评论员 杨昕怡

3月30日,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现身2025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投资年会,对近日备受舆论关注的具身智能“泡沫论”作出最新回应:具身智能肯定要经历泡沫期,未来也一定会出现“DeepSeek时刻”(DeepSeek即深度求索)。此前,他因“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的言论,在创投圈及具身智能领域引发热议。朱啸虎认为,具身智能行业当下缺乏清晰的商业化路径,不过由于共识高度集中,资本仍存在退出机会。

对此,业内存在诸多反对声音。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在朋友圈发文称,人形机器人赛道必定能诞生大公司,“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百花齐放,过程中有点泡沫也非常正常”。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资本短周期回报逻辑与硬科技长周期发展规律的冲突。具身智能“泡沫论”的支持者觉得,朱啸虎的退出本质上是对“伪需求”的剔除。当企业无法回答“谁会花十几万买机器人干活”这一问题时,退出是对LP(有限合伙人)负责的理性之举。他们强调,资本需回归理性的算账逻辑,将资本效率、商业本质和行业周期作为基础判断要素。

而反对者多为技术信仰派,他们认为具身智能赛道前景广阔,需要秉持长期主义眼光。除部分持反对意见的投资人发声外,多位具身智能领域的创业者也公开表示,AI(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并非能快速盈利的项目,不能仅依据眼前所见就否定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具身智能”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政府随即密集出台扶持政策。例如,北京市计划在2025~2027年投入资源,加速实现具身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在投融资领域,具身智能的热度也掀起新的浪潮。IT桔子(机构名)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我国具身智能领域在2025年共发生投融资事件42起,投资金额达42.21亿元,是2024年具身智能投资事件数量的50%,远超2023年全年的29起。国资与科技巨头持续加码,面对这种顶层设计下的行业前景,资本和市场显然需要更多耐心。况且,目前具身智能领域部分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来跨越技术鸿沟,助力构建产业生态。

此次“泡沫论”的相关争议,促使各方重新审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定位。在全新的科技时代,需要新的投资哲学。这要求资本接纳技术发展的非线性特征,既要具备长远眼光,又要有务实考量。既不能因短期内难以看到盈利前景就匆忙离场,错失技术爆发带来的红利;也不能一味沉溺于技术理想,忽视其商业可行性。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九江市2025年“思政课一体化与大思政课建设”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举行07-05

“量子大道”越走越宽07-04

“数智赋能中原行”首站活动在郑州启动06-27

通信ETF(515880)当日涨超1.5%,AI算力需求与光模块景气度受关注06-26

兴义:技能竞赛助力残疾人就业06-25

每年获投公司仅20-30家,为何AI农业发展慢?06-24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06-23

孙颖莎王楚钦等人拟被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