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度AI黑科技:大模型实现“与动物对话”,听懂宠物心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21:00:00    

5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百度的一项动物语言转换专利,涉及大模型及多模态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通过识别动物声音、表情、动作等多模态数据,将动物语言转换为人类语言,这不仅增强了人类对动物行为和情感状态的综合理解能力,同时也给人类与动物深层次交流带来可能性。

据了解,长期以来,人类在与动物交流的研究上不断探索,涵盖行为观察、声音分析、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旨在深入理解动物的沟通方式,建立更有效的跨物种交流途径。百度这项专利的创新之处在于多模态数据的综合运用与深度分析,突破了单一数据源的局限,从多个维度观察动物,大大提升了情感识别的准确性。同时,将情感识别与语言翻译有机结合,为跨物种沟通创造了全新模式。

据专利发明人介绍,发明这项专利的初衷是来自于一条2023年猎犬把孩子咬伤的新闻,当时大人为了保护孩子也被撕咬,虽然这个女童经救治及时出院,但能够提前预防是最好的。由此想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动物的情绪,习得动物的情绪和情感,掌握动物的行为习惯,通过设备采集多模态数据,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做一个预训练的模型,这样可以提前了解到动物的情绪状态。

目前,随着宠物家庭渗透率不断上升,动物语言转换或许将在未来成为智能终端的“标配能力”。同时这一技术也可能会进一步延伸至动物保护和研究领域、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在宠物护理方面,该专利技术能帮助主人更好地理解宠物的情感需求,提供更贴心的照顾;在动物保护和研究领域,可为研究人员提供深入分析动物行为的有力工具,推动珍稀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助于优化动物管理和保护策略。

近几年,百度通过“技术平台+场景应用+产业生态”模式,推动专利技术向实体经济渗透。早在2018年,百度就通过AI技术给农场里的活牛建起自己的“电子简历”,让机器一眼识别牛的体重、体尺,练就了“AI相牛”的本领,从而让养殖和交易过程可知可控,极大降低养殖风险,提升养殖户的收益。

截至2024年底,百度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公开人工智能专利申请突破2.7万件,其中中国专利申请量达2.2万件,授权量达1.2万件,连续7年位居国内第一。好的科技是善良的,也是有温度的,基于专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将更加深入,该专利发明人表示:“期望未来专利技术能够更多地落实到产品层面”,或许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人们能轻松 “听懂” 动物的 “话语”,真正走进它们的内心世界。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相关文章:

奇安信齐向东:AI大模型普及将推高三大安全风险05-08

百度AI黑科技:大模型实现“与动物对话”,听懂宠物心声05-07

大阪世博会上的AI孙悟空,为什么能打?05-05

陪伴儿童、照顾病人 具身智能机器人正走入我们的生活05-04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04-30

院士专家行(论坛)举行 院士专家热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04-29

机器人“派对”各展“身手” 解码人工智能新未来04-28

新华鲜报丨医药工业“链”上数智化!7部门发文释放新信号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