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了解东亚古人类有新视角 我国科学家发现尼安德特人特有石器技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3:21:00    

记者今天(4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云南大理鹤庆县龙潭遗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特征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基技术体系,指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我国西南地区。这项成果不仅进一步填补了东亚旧石器中期技术体系的空白,更新了对东亚旧石器时代技术演化模式的传统认识,也为理解这一关键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动态和格局提供了全新视角。该研究成果4月1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

△龙潭遗址地理位置、地貌、地层与年代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30万年—4万年前)是人类演化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不仅见证了早期现代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不同人群的演化及复杂互动历史,还记录了古人类石器技术行为上的重大变化和革新。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发展缓慢,尤其是缺乏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东西方古人类技术演化模式的争论。

技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类型之一,集中出现在距今约7万年—4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应对干冷环境的一种特殊技术适应策略,该技术此前在东亚地区并未有明确的发现和报道。

△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石制品

科研人员在云南大理鹤庆县龙潭遗址开展的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遗址文化层年代距今约6万年—5万年前;孢粉分析表明,龙潭古人类生活在开阔的森林-草原镶嵌景观环境中。遗址石制品组合表现出典型的基纳技术特点:

有组织性地剥取厚石片作为工具毛坯;

有选择性地使用软锤和硬锤进行基纳刮削器刃缘修理,并依次产生凸型修疤和凹型修疤;

通过再修理策略,持续更新和维护刃缘,以延长基纳刮削器的使用时间;

以再修理石片为毛坯制作小型工具,同时存在石片石核类型,表现出基纳技术体系中多层级分支化的消减策略。微痕分析表明龙潭遗址基纳刮削器用于骨头、木头、兽皮等多种对象的加工处理,具有多功能性。

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的发现和确认,从考古文化遗存角度,为东亚古人类复杂演化格局增添了新要素和新内涵,表明距今约30万年以来,中国境内可能并存多种类型的古人类群体,如夏河丹尼索瓦人、哈尔滨龙人、以许昌人和许家窑人为代表的巨颅人,以及沿用手斧技术的未知古人群等,上述不同人群共同构成了东亚地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多线演化、复杂交织的人类演化格局。

在欧亚大陆西部,基纳技术与尼安德特人之间具有紧密联系,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的发现,不仅极大拓展了该技术的时空分布范围,也为进一步理解尼安德特人在东亚的出现及其潜在时空分布提供了宝贵材料和线索,暗示尼安德特人有可能迁徙扩散至中国西南地区。未来,对这一区域有望发现人类化石或基因线索的遗址,将为解译基纳石器的制作者提供直接证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2025扫地机器人首推:2倍清洁效率+16倍清洁力的科沃斯地宝X9 PRO04-04

华为星河AI网络:打造AI-Powered联接,夯实数智时代网络基石04-03

任张军:加快发展工业旅游04-03

人形机器人如何突破续航瓶颈04-03

真有一手!就在襄阳市中医医院!04-02

胜宏科技:AI算力技术革新带动高价值量产品订单急速上升04-01

了解东亚古人类有新视角 我国科学家发现尼安德特人特有石器技术04-01

"未来产业"未来几何——来自中关村论坛的前沿观察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