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有多亲?你也许根本想不到。今天《夜观天下》栏目请来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沈予加,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和你聊一聊。
01
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如今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不是远在天边的美国,而是近邻东盟。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贸易的体量上看,中国和东盟连续五年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达到了6.99万亿人民币,而同期中国和欧盟的货物贸易是5.7万亿元,和美国大概是5万亿元左右。
所以从贸易规模来看,东盟毫无疑问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远超欧盟和美国。

2024年4月30日,全国首列“中老泰马”全铁快速货运列车从四川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图据央视新闻
02
产业链紧密契合,“中间品”占比很大
贸易规模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双方贸易的核心物品是中间品,这意味着中国和东盟已经形成了产业互补,双方的产业链现在是紧紧契合在一起的。
中国和东盟贸易的最大一个特点,是中间品贸易占的份额非常大,在2023年达到了4.3万亿元,占了整个贸易总量的60%以上。
什么是中间品呢?中间品又叫做中间商品,它是介于原材料和成品之间的货品,比如说一些半组装的电子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等。
03
双方互相促成产业链的升级
中间品的贸易份额大,意味着双方在帮助对方完成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
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高端的中间品,例如精密轴承、高端芯片等,有利于帮助提升本国的制造能力。同时他们在加工后,出口技术含量更高的中间品,比如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可以带动细分产业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
我们来看一个数字:2010年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中间品当中,机电的零部件是占比35%;13年后,2023年这个占比已经提升到了52%。这说明东盟国家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工业化的水平在持续提高。
当然,这也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过程,中国的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得到稳定的支持和发展。

2025年4月19日,由成都航空湿租给越捷航空的两架C909飞机正式开通“河内-昆岛-胡志明”航线,标志着中国商用飞机在越南开启商业运营。湿租是一种国际通行的飞机租赁方式,出租方不仅提供飞机,还提供机组人员、安全管理、维修保障以及运行控制等方面的支持。
04
全球贸易的“稳定器”
中国与东盟的中间品贸易占比高,意味着产业链“脱钩”的成本是极高的,也就意味着双方合作的意愿是趋于稳定的,并且双方在供应链的稳定性上是有一定保证的。
所以,中国和东南亚的贸易基本盘是非常稳定的。在这个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世界贸易格局下,这其实对全球贸易有着极大的“稳定器”的意义。
主播:沈予加
文案:沈予加
制作:郭雨荷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
相关文章:
汇华理财趋势指南封闭式固定收益类2565期4月22日起发行,业绩比较基准3%-3.7%04-22
美国文具店进口商品关税涨了10倍多04-21
“中国故事·光影记忆”优秀国产纪录电影展映活动第二轮展映开启04-21
中方决定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国国会议员、官员和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实施制裁04-21
人民日报和音:坚守公平正义人间正道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