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
工程机械市场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超900万台的设备保有量催生了千亿级的再制造蓝海。作为工程机械大省,湖南如何发力这一赛道,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16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主题活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工程机械再制造协同发展大会举行,发布新标准、开展新合作、分享新经验,与会各方以“再制造”为桥梁,联结国内外产业资源,共商工程机械产业绿色转型、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标准互认为再制造出海开路
什么是“再制造”?就是“二手翻新”吗?准确地讲,再制造是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对旧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再制造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其过程具有显著的节材、节能、降碳、减排特性,是制造业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也是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海和增量,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机械量多面广,是再制造的重要对象。
站在制造方的角度,再制造产品是企业的利润增长点之一,工程机械再制造的成本只有新产品的50%,还可节约能源60%,节省材料70%,减少污染物排放80%以上。
从需求方的角度看,再制造产品一般为新品价格的40%~50%,性价比是其选择再制造产品的重要考量。
再制造产品能够顺利地在工程装备后市场流通起来,关键是质量的保障与认可。湖南省推动工程机械再制造改革的路径则是以标准先行,从品质鉴定、检验检测、评估认定等方面,出台地方标准,并通过国际标准互认,为再制造出海打通前路。
在16日的协同发展大会上,海南省工信厅、湖南省工信厅和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共同发布了两项重要标准——《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通则》《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服务规范》,首次明确规定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的评估原则和总体要求、评估类别、评估对象、评估流程、评估内容、评估方法。
随后马来西亚标准管理部门与国家建筑城建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签订工程机械标准互认协议。
长湘岳三地加快协同联动
产业产值规模达到2500亿元,居全国首位;5家企业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被国家列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样本;工程机械产业是长沙的城市名片、湖南的省域特色,这些是湖南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的重要基础。
去年底,湖南率先出台《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方案》,明确5个方面16项具体任务,掘金工程机械产业后市场。
其中在加快平台建设方面,明确在省内支持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湘潭岳塘中部国际机械园等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工程机械再制造及维修出口基地,支持湘江新区湘阴片区建设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再制造及维修出口基地。
自贸区长沙片区在产业规模和基础、平台和载体建设以及政策和保障方面为发展再制造产业打下良好基础。其中,在产业基础方面集聚了近400家再制造维修出口企业,出口设备金额达到30亿元,覆盖21个国家。今年3月,自贸区长沙片区工程机械再制造及维修出口基地揭牌,实现了多项全国首创,为湖南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出海搭建了制度性通道。此外还打造了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这一块出海“跳板”,产业生态初步成型。
湘潭岳塘经开区中部国际机械园已有12家世界50强工程机械品牌4S店和120余家工程机械零配件商入驻,2024年的交易额达到12亿元。
湘阴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园则紧邻虞公港码头,当地政府重点打造“回收—维修—再制造—交易”全产业链,通过与自贸区长沙片区、湘潭岳塘中部国际机械园协同联动,构建辐射国内外的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高地。
长沙、湘潭、岳阳三市相向而行、协同发展,必将推动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行稳致远。
相关文章:
湖南探索工程机械再制造绿色转型新路径05-17
贵州六盘水:逐“绿”而行 “江南煤都”聚“氢”成“链”05-11
加强技术支撑 科学种植持续发展向好05-05
长沙首列“减盐减油”健康主题地铁开行05-02
五一“趣”湖南⑭|铜官窑国风乐园开启“神话奇幻游”05-02
秀美乡村展新姿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