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2 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宣布其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了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南方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古生态环境提供了宝贵资料。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地质学期刊《意大利地质学杂志》。

广东怀集足迹点野外露头。梁轩睿 摄
邢立达说,此次发现的哺乳形类足迹保存非常精美。该足迹呈横向椭圆形,宽度仅 2~5 厘米,具有四趾,趾短而宽,趾垫圆润,末端钝圆。其形态与巴西的切利足迹相似,归入此类。这是中国南方首次发现哺乳形类足迹。

切利足迹相当多的成员形成于风成环境,而怀集的足迹则形成于湖泊或河流沉积物中,这一差异表明,哺乳形类动物具有更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相关文章:
“大罢免”再败 赖清德遭遇岛内民意大暴击08-24
全球瞭望|肯尼亚媒体:中国抗日战争的经验对非洲具有现实意义08-23
金建希,深夜被拘押,韩国宪政史首次出现“前总统夫妇同时被捕”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