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以下简称“配置标准”),健全中小学装备配置标准体系,规范和引领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学装备的科学配备,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配置标准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根本遵循,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实验教学实际需求,旨在解决“为何配”“配什么”“怎么配”“配得好”等问题,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标准研制坚持系统思维,既注重夯实共同基础,又充分考虑差异化需求,通过基本配置与选择配置相结合的多样化方案,满足基础性实验、拓展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不同层次教学需求。聚焦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着力推进教学装备智能化升级,新增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教学设备,加快构建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同时,严格把控装备质量安全标准,科学设定技术参数指标,明确教学性能要求,强化安全环保规范。在应用层面突出育人导向,配套提供实验实践活动指导建议,切实促进教育装备与课程标准、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
配置标准的实施应用,将对提升高中办学条件、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 帆帆
来源 学习强国
相关文章:
“微专业”如何撬动“大就业”07-26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07-16
教育部开展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07-15
高温催热“清凉经济”07-14
甘肃多地公布彩礼倡导性标准:反对要房要车;取消“五金”等攀比性陪嫁07-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再加速07-10
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发布 深圳养老/看护行业招聘需求增速最高07-09
南昌中考录取分数线出炉!07-06